问:首先祝贺中国游泳队在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。现在回想起来,我们在出征之前设定了什么目标?
答:北京奥运会之后,我们期待在伦敦实现“男子金牌零突破、女子金牌超08”。但奥运会的竞争非常激烈,形势也非常严峻,所以我们希望在重点项目上取得好成绩。每个人都在压抑自己的能量。我们没有给运动员和教练员太大的压力,让他们保持平和的心态。只要我们发挥出高水平,我们就相信自己的实力。
问:请简单评价一下这五枚金牌。
答:应该说这些硬件部件非常重,每个项目都具有典型意义。例如,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是中国男子游泳的首枚奥运金牌。在1500米自由泳中,孙杨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。这个结果确实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结果。而且,他同时获得400米和1500米两枚金牌,这在世界游泳界近几十年来还没有出现过。
叶诗文在200米和400米个人混合泳中获得金牌也非常困难,而且他还在400米混合泳中创造了世界纪录,这是非常了不起的。
焦刘洋女子200米蝶泳金牌捍卫了中国游泳的荣誉。这是我们非常看重的一块金牌。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。可以说,我们在这个项目上一直保持着优势。
总之,每一枚金牌都非常沉重。奖牌方面也是如此,比如男子4×200米自由泳接力的铜牌,也是历史性的突破。 2010年亚运会,我们首次击败日本夺得冠军,2011年世锦赛,我们获得铜牌。今年奥运会我们处境非常困难(张琳处于低谷),但年轻运动员顶住了,赢得了奖牌,这很不容易。
虽然拿到5枚金牌我很高兴,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成为游泳强国。还有很多方面值得反思,比如接力。除了男子接力表现正常外,其他一切都不理想。我们距离美国游泳的16枚金牌还有很大差距,而且日本的游泳奖牌数也比我们多,所以不能盲目乐观。
问:大规模取得好成绩的核心因素是什么?
答:从成绩来看,这次确实比2008年有了巨大的进步。我们回顾一下2009年世锦赛4金2银4铜,2010年亚运会24金,2011年世锦赛获得5金2银7铜。中国游泳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,取得突破也在情理之中。 。
总结起来有几点——
首先,得益于党和国家对竞技体育的支持和关心以及国家制度的保障,运动员拥有如此良好的训练和比赛条件是非常重要的。本次奥运周期,我们提出“大国家队”理念,充分调动各省市共同建设国家队的积极性,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做好国家队建设工作。在很大程度上,它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二是走出去,请进来。2006年、2007年,游泳开始大规模海外培训,聘请高水平外教。按照总局领导指示,加强“走请”工作。同时,我们应该加强外教经验的转化和吸收,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一切。在学习的过程中,我把外教的经验为自己所用。我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,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。同时也开阔了我的视野,看到了国外先进的训练方法。
第三,在这个周期之初,我们有一个非常清晰、合理、详细的战略规划。北京奥运会后,我们开始制定2012年的备战计划,我们多次修改、反复讨论。现在回想起来,我们很高兴各个阶段的目标都在一步步实现。 2009年的目标是在世锦赛上获得3枚以上的金牌; 2010年的目标是击败日本队,创造多项好成绩; 2011年目标是重点事项实现突破; 2012年的目标是“男子金牌零突破,女子金牌突破100枚“零八”。总体来说,制定计划非常重要,如果按计划一步步执行,突破是不会发生的。突然。
第四,中国游泳队现在保持着开放的心态,能够融入世界游泳环境。尤其是在比赛经历中,增强了我们的信心。无论运动员在看台上还是在休息区,我们都以大国形象出现,无形中增强了运动员的自信,更增添了霸气。这也是我们要求我们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展现出来的,展现出我们的自信、霸气、斗志、剑气和大国风范。这是游泳队多年来最大的精神转变。另外,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,比如聘请外教,我们并不是处于封闭的培训状态。当外界有不同的声音时,外教可以给我们解释问题。
第五,在游泳中心领导的领导和队委会的共同努力下,国家游泳队建立了非常融洽的环境和氛围,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愿意到国家队训练。原因有几个:一是因为国家队的环境很好,运动员来这里全身心投入训练;二是因为国家队的环境很好,运动员来这里全身心投入训练;第二,国家队聚集了最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,大家在这里互相学习、互相促进,确实可以提高成绩。
另外,最重要的一点是,我们现在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。教练员基本都是中青年,正值壮年,运动员也年轻,很有天赋。这与我们多年来一直注重后备力量有很大关系。北京奥运会后,我们于当年10月进行了第一次青少年后备力量训练。伦敦奥运会之前,我们一共进行了10次会议。所有有潜力的年轻人才都进入我们的视线,我们将他们聚集在一起进行6至8周的培训。一方面可以促进队员之间的学习,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年轻教练之间的交流,起到了很好的效果。二线训练营选拔了许多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。后备人才的培养为中国游泳队提供了新鲜血液。
问:许多非常年轻的球员现在已经达到了职业生涯的顶峰。未来我们如何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?
答:游泳中心正在考虑这个问题,教练员和运动员肯定会考虑的。从游泳队的角度来看,近期将举行冠军运动员,包括奖牌运动员的会议。因为最近采访和各种活动都比较多,这势必会对运动员的训练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干扰。
孙杨、叶诗文、焦刘洋等年轻运动员无论从体能还是技术角度来看,运动生涯还很长,潜力也很大,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。游泳中心也将尽力协调运动员的训练和各项活动,最大程度地保证运动员的训练。也希望媒体能够发出声音。毕竟运动员和演员不同。俗话说: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运动员每天参加活动,笼罩在光环之中,这对于他们的竞技生涯来说毫无意义。可以参加适当的活动,但不要太多。如果过多的话,就会影响他们的正常训练和竞技水平,心态也会发生变化。媒体的关注和想法是好的,但做法和结果可能对运动员不利。如何妥善处理训练与活动的关系,也是游泳中心的新课题。
问:叶诗文这么年轻,已经拿了两块奥运金牌了。接下来你将如何安排你的训练?
答:教练会考虑这几个方面。首先,我们要认真备战2016年奥运会。这期间会遇到困难。关键在于如何做好以下工作。从叶诗文自己来看,她的心理素质非常好。她非常了解并且有很好的想法。她会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。
问:中国游泳队一路走来经历了哪些困难?
答:困难总是会出现的。比如2009年世锦赛,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,但后来很多老队员退役了,所以女子接力(4×200米自由泳)一直人手不足。再比如张林这个人的病情下降,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。在此期间,游泳队克服了许多困难和磨难。总体来说,这几年还是比较顺利的。一个团队只要团结一致,就一定能够做好。
问:很多年轻球员还在上学。如何协调学习与培训的关系?
答:对于大学的学生来说,很多学校都会来队教运动员,学校配合得很好。此外,游泳中心每周都会安排相应的课程,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。总局培训局的学校也非常配合和支持。游泳中心每周还安排不同类型的讲座。在这个周期中,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,就是加强国家队的文化建设。游泳队做了大量的工作,每周都会安排不同的讲座,有历史的、音乐的、励志的等等,到处都深受运动员们的欢迎。
问:本届奥运会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,已经成为其他游泳强国认真研究的对象。未来游泳队的发展将与以前有何不同?
答:游泳中心也在制定计划,但还没有讨论和细化。但有一点是,我们必须保持这个势头,坚持上一个周期做得好的事情,比如落实“大国家队”理念。此外,还要努力解决存在的不足。比如男子、女子蛙泳是我们的短板等等。
问:请详细介绍一下“大国家队”的概念?
答:国家队的建设离不开省市队的支持。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支持作用,就必须调动省市团队的积极性。一方面,要获得省市的支持,特别是各省市游泳队、游泳中心领导的支持。另一方面,国家队二队和一队形成了和谐的竞争机制:“能上能下”——二队优秀的运动员可以进入一队,成绩差的运动员可以进入一队。第一队转移到第二队。
国家队还形成了把最好的运动员交给最合适的教练的机制。 “大国家队”理念打破地方保护和省市界限。这种资源整合和合理配置,充分发挥国家队和地方的优势,共同促进体育水平的提高。例如,焦刘洋是广州军区的一名运动员。她来自黑龙江,她的教练是来自河北的刘海涛。按说,河北队在利益上与她无关,因为焦刘洋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时,河北队并没有算积分,而是在广州记的。军区和黑龙江与河北没有任何关系。但河北将派出一名队医来这里进行焦刘洋的训练。这就是“大国家队”的概念。在建设游泳强国目标的感召下,大家一起思考,在一处努力。再比如,李云琪是河南人,但他的教练是浙江人。赵晶是来自武汉的运动员,和上海的教练一起训练…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“把最好的运动员交给最合适的教练”。
问:我们国内的游泳专家和教练员主要集中在东南部,而西北和一些老地区则相对落后。有没有相应的支持政策来提高他们的游泳水平?
答:所以我们还是讲“大国家队”这个概念。事实上,我们在这方面也想了很多办法。比如,为了促进落后城市的发展,我们在2008年把二线集训放在了河南,结果河南成为了这个周期的受益者,出现了在亚运会上获得奖牌的李云琪。 、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。我们还在西安举办了二线集训,那里跳水很强,但游泳相对落后。我们尽力用这种形式传播游泳的种子。二线训练营聚集了最优秀的年轻运动员和年轻教练员。二线集训到一个地方,我们都会派国家队的教练和专家去讲课,这肯定会促进当地游泳水平的提高,对教练员来说尤其有利。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达到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的效果。然而,这种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。效果可能要几年后才会显现,但我们现在正在努力。
问: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孙杨更适应外教丹尼斯的训练,但叶诗文可能没有那么适应。外教问题该如何处理?
答:归根结底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。国外有国外的培训特色,我们有自己的培训特色。我们国内的很多教练其实水平都很高。如果没有这个高水平,我们的运动员就达不到一定的高度。就算送到丹尼斯那里,也没用。 。首先要肯定的是,我们在人才选拔和培养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我们教练缺乏的是运动员达到一定高度后继续突破的能力。
问:这个差距体现在哪里?
答:我认为来自于经验以及对经验的掌控。训练方法可以复制,但竞技体育不行。高水平的运动员都有自我突破,这种突破是一个探索的过程。他们需要不断尝试一个想法,然后根据这个想法进行训练,以验证准确性。错误的。这时候教练的经验和控制就变得非常重要。丹尼斯在张琳、孙杨等几位骨干运动员的突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。这是因为他领导过哈克特,有非常成功和成熟的经验。就像做饭一样,火候的控制是经验。我们在这方面学到了很多东西。对运动员的控制还是要以我们自己的教练员为主。我们出去训练不是一两年,而是一两个月。孙杨也因为执教十多年,才一个多月就回来了。嗯,运动员的状况最好由他或她的教练了解,而丹尼斯不可能知道得那么清楚。关键是我们的教练从丹尼斯身上学到了什么。复制它是行不通的。我们要把这些经验和我们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改进和分析。单看训练本身、训练计划等,并没有太大的区别。
问:随着我们运动员水平的不断提高,教练团队的成长是否也随之提高?
答:教练员的培训非常重要。我们二线集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教练员。运动员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,好的教练员对体育运动的发展至关重要。二线训练营汇聚了众多教练员,加强训练,加强沟通,共同促进彼此的进步,以及个人的努力。所以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来加强年轻教练的培养。
问:现在我们的游泳成绩提高了,怎样才能变得更扎实呢?
答:这需要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加精准,加强年轻人的选拔和教练员的培养。
(采访:窦雨嘉、傅元杰、周宇、邵帅、星璐//图片:邵帅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ehaoban.com/html/tiyuwenda/9449.html